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观点 >
现代网络犯罪视阈下电信诈骗打击治理策略研究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1-11-12 19:46:13 】 【 来源:泸州长安网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网络为媒介的线上犯罪模式层出不穷,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传统接触式犯罪断崖式下降,网络非接触式犯罪指数级攀升。其中,又以发案数量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电信诈骗犯罪为最。该类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更是诱发涉稳风险的突出问题。笔者立足公安职能职责,以泸州市电信诈骗打击治理工作为例,在梳理电诈犯罪新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打击治理难点,尝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泸州电信诈骗发案情况及犯罪新特点

  

  据统计,2019年,泸州共立电信诈骗案件824件,涉案金额1824.2万元。2020年,泸州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116件,同比上升278.16%,涉案金额1.3亿元,同比上升611.55%。2021年1-9月,泸州共立电信诈骗案件2073件,涉案金额1.6亿元,同比上升20%。

  

  结合实际案侦情况,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具有立案持续攀升、涉案金额增长和负面影响扩大等趋势的同时,开始逐步异化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注重科技运用,工具迭代升级。随着公安机关技术运用发展,犯罪分子也秉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则,使用的诈骗工具越来越先进,设置的骗局越来越高明,令人防不胜防。一是智能获取公民信息。从已侦破的泸州电信诈骗案件看,猫池、卡池和接码软件等科技型技术、设备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核心要素。在公安机关使用大数据来进行研判打击的同时,犯罪分子也开始利用盗号软件、木马插件和黑客攻击等高科技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被害人精准画像,实施量体式、订单式、剧本式诈骗。二是改号发布虚假信息。针对手机卡实名制措施,犯罪分子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打击,所用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和银行帐号等大部分为虚假信息,并使用改号软件进行伪装,借助未经实名登记的无线上网设备和“物流卡”等不记名电话卡联络被害人,甚至通过代理或租用境外服务器等方式进行作案。三是双线转移洗钱。犯罪分子洗钱手段以犯罪资金的电子化流转为依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虚拟多渠道操作,让非法资金在不同账户间来回转移,短短几分钟就可以通过一级账户转到各地的多级多层多个账户,有的转款账户甚至多达十几级,转账速度基本上是秒级相应。

  

  (二)善于规避监管,精心隐藏痕迹。在人民群众反诈防骗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犯罪分子更加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制度缺陷和法律漏洞来巧妙地隐藏诈骗痕迹,与公安机关在网络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一是利用漏洞进行隐蔽。犯罪分子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实名制不严,用户信息留存标准不全,登录信息、使用信息和反馈不全等监管漏洞进行隐蔽伪装,让公安机关无法进行精准溯源倒查,致使一定程度上无法确定犯罪分子所在平台和真实身份信息。二是规避监管进行隐蔽。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加强实名身份验证和管控措施后,犯罪分子开始在各大网络平台推广自制新型聊天APP软件、采用远程会议方式进行在线语音交流或使用网络虚拟货币,有效地隐藏自身犯罪证据,让公安机关无法进行监管、取证,以此逃避打击侦查。三是软件技术进行隐蔽。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诈骗犯罪打击深度的加大,电诈工具开始向“深网”“暗网”空间延伸。诸如非法改号软件、短信嗅探技术、猫池和GOIP技术等“黑科技”被犯罪分子广泛运用,大大增加了电诈犯罪隐蔽性。

  

  (三)规模不断扩大,形成集团产业。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开始具备分工专业化、组织团伙化、操作工具化、要素商品化等特征,形成了一个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上游是物料产业,以非法购买交易“两卡”、盗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恶意注册和虚假认证等产业为主。该类产业主要是借助微信投票、拼多多砍一刀和美团红包等APP搜集用户信息,或者直接采用黑客攻击非法入侵网站盗窃用户个人信息,是电信诈骗犯罪的预备阶段。中游是应用产业,以非法网络推广、钓鱼网站搭建、虚假APP技术开发等产业为主。该类产业主要是开发、定制、设计诈骗工具、剧本和平台,更贴近于犯罪着手实施阶段。下游是洗钱产业,以银行卡洗钱和网络洗钱为主。该类产业主要是寻找监管漏洞洗钱,频繁地通过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转账,将犯罪资金层层分转到各个子账户,实现犯罪资金短时间快速转移。

  

  (四)强化针对运作,精准定向诈骗。相较于传统电诈犯罪采用“广撒网”“碰运气”随机模式,新型电诈犯罪更加注重“精准投入”“重点捕捞”策略运用。一是主体精准化。在电信诈骗犯罪中,组织严密、层级分明,呈现公司化运作业态,从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到“伪基站”设备、短信群发器制造和销售,再到虚假网络平台维护,分离成了多个层次的结构性犯罪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甚至还有详细的业绩考核制度。二是套路精准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前提基础。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犯罪分子为锁定的被害人精心设计话术剧本。如果被害人经常网上购物,那么就可能会收到网络购物退款信息。如果获取了公民信用卡信息,犯罪分子往往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求被害人协助调查洗钱犯罪。如果通过通讯录等形式了解被害人工作单位和领导信息,犯罪分子通常会冒充其领导身份进行诈骗。三是对象精准化。随着公民整体反诈意识提高,犯罪分子不断转变侵害对象,利用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对网络事物没有甄别能力,以赠送游戏皮肤和为明星演艺集资等手段进行诈骗。犯罪分子还善于运用心理战术,精准利用被害人难以启齿自身问题,担忧社会的道德谴责歧视来实施色情裸聊诈骗。犯罪分子还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防范意识淡薄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心理,以兼职赚钱、聊天交友和投资炒股为名,诱导学生参加高返利刷单、买卖虚拟货币,进而实施诈骗犯罪。

  

  二、电信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短板及难点

  

  当前的网络犯罪形态从原来的技术犯罪向经济犯罪进行转变,电信诈骗犯罪已不再是单纯的侵财犯罪,而是系统性的产业链犯罪问题,打击此类犯罪往往面临诸多困难。

  

  (一)反侦意识强,证据固定难。电信诈骗犯罪证据多是网络空间电子证据,极易删除损毁。犯罪嫌疑人使用的电话、网络用户、银行账号等登记信息多是伪造、盗用或非法途径得来,甚至使用多个虚假身份来实施诈骗,一旦得手后立即更换,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定位研判。电信诈骗犯罪由团伙头目实行远程遥控指挥,采取单线联系,成员之间不熟悉或不认识,极具隐蔽性。犯罪分子警惕性高,一旦团伙内部成员电话超过一定次数没有接通,他们会立即更换地点和通讯方式,在使用新的身份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同时,立即销毁作案证据。

  

  (二)网络领域宽,打击治理难。网络空间动态性、流动性、匿名性特点造成传统的时空、地域概念不断被消解,难以对网民行为进行精细管理。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终端的普及,特别是虚拟货币的产生和兴起,更是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有力条件,增加了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的难度。从泸州来看,尽管成立了市联席办牵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组织、推进、督导等工作,但是通信运营商、银行机构、科技公司入驻单位查询、处置权限不统一,研判合成产品量少质低,工作质效不高。电诈犯罪分子普遍通过第三方金融结算机构、对公账户进行赃款转移,并通过境外地下钱庄、赌博网站进行洗钱,对公账户查询满、手续繁琐、反馈数据不全,给公安机关侦查打击造成了阻碍。

  

  (三)隐藏境外深,实地抓捕难。据公安部统计,全球共有29个国家(地区)数以百计的团伙窝点对大陆实施不间断诈骗,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团伙核心成员多数隐藏国外。从泸州侦破的案件来看,以东南亚为代表的缅甸、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成为国内电信犯罪嫌疑人流窜作案的首选地区。特别是缅甸北部受政局动荡、局部战争等因素影响,中央政府权力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地区武装力量林立,甚至将电信诈骗犯罪作为地区重要资金财税来源,对电诈犯罪分子进行保护,跨国抓捕犯罪分子面临巨大阻力和困难。

  

  (四)设备管控松,产业整治难。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打击最大问题在于助纣为虐的黑灰产业整治不力。第三方支付、POS机转账、点卡洗钱以及跨境货款支付等“灰色产业链条”已成为不法分子转账套现的新型手段并成为打击此类犯罪的瓶颈。从国务院联席办通报和省联席办通报数据看,我市涉案“两卡”数量及多项负向指标依然位居全省前列。“伪基站”、“猫池”等涉诈设备大量通过快递进行网上公开买卖交易,进而大批量、高频次、宽范围发出涉诈短信,造成群众受骗率高。

  

  (五)洗钱效率快,追赃挽损难。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日趋集团化、职业化,犯罪团伙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赃款转移手段并以流水线公司形式运营,具有“时间短、效率高、转移快”等特点。随着公安机关针对性打击力度的加强,洗钱犯罪组织又不断衍生出“跑分”洗钱、职业“水房”等专门负责洗钱的团伙。洗钱开始出现了向虚拟货币、贸易对冲模式转变的新动向,公安机关追赃挽损难度显著增加。

  

  三、电信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策略建议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作为国家刑事司法的执行主体,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打开路”原则,牢固树立系统治理思维,立足境内实际,深挖幕后网络,摧毁技术平台、斩断资金通道、整治产业链条,最大限度挤压电诈现实犯罪空间。

  

  (一)系统治理抓落实,构建平台促联动。鉴于电信诈骗犯罪具有“跨区域、分布散、点位多”等特点,按照“以专治专”策略,要在发挥整体联动效能的前提下,以专业责任、专门平台和专职队伍应对反诈新形势和新业态,保持电信诈骗犯罪高压严打态势。一是明确专项职能。要加强警银、警通、警企深度合作,建立异常账户识别模型、实时监管,自动处置可疑资金,压实属地、行业责任,不断巩固、深化一体化工作格局。通讯运营商要加强对虚拟运营商实名制管理,加强对号码“任意显”规范,定期对高风险电话卡进行线索筛查,对多次注销开办卡等明显异常线索,及时提交公安机关进行追踪排查;金融部门对开办大量涉案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的营业网点进行详细调查,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银行系统要对非法买卖银行支付账户问题加强惩戒力度,全面开通ATM机人脸识别存取款功能,即时辨识涉诈犯罪嫌疑人,冻结锁定其涉诈银行卡款项,为追赃挽损创造有利条件;移民管理部门要加强边境管理,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强化驻边工作站建设,防止涉诈人员偷越国边境,从源头堵住涉诈人员的非法进出通道,铲除组织偷渡链条和通道。二是搭建专门平台。要立足全国“一盘棋”标准,不断更新侦查设备、手段和技术,提升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效率水平,转变被动局面。要在紧急止付的同时,同步采集涉案手机号、QQ号、微信号、银行卡、网络地址等关键信息,构建以提升预警能力、分析能力、研判能力和反制能力为核心的跨区域联动作战平台,对电信诈骗案件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协同核查案件线索、追查资金流向,开展联合打击。三是加强专职队伍。公安机关要加强同公安院校对接,共同研究电信诈骗犯罪技战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要以集中战训等专题培训活动为依托,设置面向在职民警开设打击和预防电信诈骗专业课程,对电诈犯罪模式和打击要点进行全方位讲解,提升民警对反电诈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打开电诈案件办理工作思路,建大建强精干反诈队伍力量。

  

  (二)突出集群抓打击,多方合作提质效。一是强化全面打击。坚定以打开路的决心不动摇,统筹打击网络赌博、贩枪、直播、涉黄、涉毒等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提高犯罪成本,着力增强打击质效,确保对网络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在办理各类涉及网络赌博、网络色情APP或网站、地下钱庄等案件时,既要侧重对违法平台的打击,又要进行资金追踪。重点打击整治为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等犯罪提供各类渠道的网络黑灰产业犯罪,以斩断“信息支撑、技术支撑、工具支撑、平台支撑”犯罪链条为重点,发起集群战役打击。二是抓实多方合作。要在现有协查案件信息、犯罪嫌疑人户籍资料等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国协作机制,加强同网络信息领域优质企业合作,统一门槛标准,加强技术联动,打破数据壁垒,开启绿色通道,对居民身份真实性等内容进行高效核对,整合恶意呼叫号码标记数据库,将金融、通信运营商及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数据和资源汇集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互通,为反诈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要坚持将“以审判为中心”的办案理念贯穿案件侦办全程,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积极与检法机关进行协调、联动和配合,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共同研讨案件侦办方向,进一步提升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办质效。三是规范办案合作。要发挥数据、人才和手段要素资源集约效应,牢固树立“大侦查”意识,以加强区域警务协同发展、实体化运行和常态化运作为抓手,简化公安机关协同办案的手续和程序性要求,提高合成作战效率,降低协同办案成本,切实消除公安机关内部“互相掣肘、扯皮推诿、以邻为壑、消极应对”等问题。

  

  (三)深化技术抓反制,源头管控严治理。一是加强源头管控。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监管,防止涉诈设备、物品通过寄递物流业流转。要彻底摸清、精准掌握辖区内寄递物流企业信息,建立寄递物流联合查处机制,加强对寄递物流领域涉诈违法活动专项整治,对可疑邮件、快件,尤其是寄送的“两卡”、GOIP设备要重点查验,严防涉诈物品通过寄递物流途径流入流出,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利用寄递物流行业从事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二是深化技术反制。要从技术流、信息流和人员流方面入手,健全对电信诈骗的快速识别、精准预判和高效拦截的反制体系建设,改进完善电信部门的识别拦截模型,在电信诈骗犯罪多发地区设置屏蔽过滤基站,对改号来电、境外电信诈骗高发区域可疑电话进行限制呼入和及时断话,提升电信部门对境外诈骗电话拦截率,从源头上减少境外涉诈电话输入风险。三是整肃黑灰产业。要从电信诈骗犯罪环节和产业链出发,采取全环节、全链条打击策略。要持续开展“断卡”行动,重拳打击收贩卡团伙及犯罪活动,切断上游“两卡”输送境外通道。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广泛发动镇街力量对辖区进行梳篦式摸排,对境内提供非法网络推广、钓鱼网站搭建和虚假APP技术开发等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打击整治。采取数据分析、以案突破和循线倒查等形式对电信诈骗犯罪下游快速转移洗钱渠道进行全面打击,确保将整个黑灰产业链打深打透,彻底根除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

  

  (四)警示教育消动机,宣传引导强预防。一是警示教育消除潜在犯罪群体。针对电信诈骗犯罪鼓吹“一夜暴富”以吸引年轻人加入诈骗行列特点,要在全社会宣传电信诈骗犯罪不是高收益、低风险犯罪,让潜在犯罪群体认识到诈骗赃款被金主大量占有,自己偷渡出去非但不会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反而将会面临失去生命、自由的风险,回国后还会受到法律制裁,让潜在犯罪群体权衡利弊,从主观意识领域消除铤而走险的思想,防止境内人员通过偷渡等形式流向国外从事犯罪活动。二是现身说法提升防范意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电信诈骗犯罪模式,全面剖析案件类型、作案手段、受害人群、时空分布要素,为各类预警信息、快速致富、技术反制和上分劝阻提供精准对象,进一步提升预警预防质效。要从侦办的电信诈骗案件中选取典型案例,邀请被诈骗者联合公安机关,采取下社区、走村落、进企业的方式,以受害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精准反电信诈骗宣传,帮助群众深入了解诈骗套路,深度筑牢反诈意识。三是网络直播提升反诈质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借助VR技术实现沉浸式、全景式体验,通过人机互动、情景模拟、视频演示等形式,还原诈骗全过程,让群众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下,更直观、更真实地认识电信诈骗并掌握防骗技巧。加强同抖音、快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平快媒体沟通对接,采用网络直播形式来模仿电信诈骗,用仿真场景设计让易被骗人群“先入坑后长教训”,用“真”上当一次的教训加深群众印象,用场景化体验代替单纯说教,告别单项输出模式,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深化反诈宣传成果。

  

  (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  彭川)


编辑:王先静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