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龙马潭频道 > 典型案例 >
泸法麒麟·龙马“谈”和丨不关厂、不裁员、还清债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08-12 10:30:46 】 【 来源: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

  近日,龙马潭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充分发挥泸法麒麟·龙马“谈”和调解机制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化解危机,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基本案情


  四川古蔺某酒厂有限公司与四川某酒业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经人民法院判决,四川某酒业有限公司等应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后四川古蔺某酒厂有限公司向龙马潭区法院申请执行。


  “厂子关了,生意停了,跟着我们一路风里雨里熬过来的工人们该咋办,我们是真的不想走到那一步。法官,可不可以帮我们从中协调一下,给我们企业一个‘重生’的机会?”四川某酒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满脸焦虑和期盼。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企业资产、经营状况展开全面摸排,拍卖企业土地、厂房无疑是清偿债务最简单的办法。但如果“一拍了之”,将会严重损害实体企业发展,使企业丧失最后“造血”能力,工人面临失业的问题。


  如何才能既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护航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在“司法强制”与“善意文明”之间找到双方认可的平衡点?


  带着这样的思路,执行法官开始探索最优解决方案。一方面,在核实企业经营状况和履约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同申请执行人联系沟通,阐明被执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和诚意。另一方面,对被执企业的资产采取“活封”措施,并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降低执行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最终,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经过多轮协商,双方达成企业继续经营、分期履行、解除企业经营账户查封的和解协议,现全案已履行完毕。


  近年来,龙马潭区法院始终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积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文章”,引导企业从“失信”到“拾信”,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注入司法新动能。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