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纳溪频道 > 三大建设 >
【龙马警星】贾港:案卷里追风赶月,法制人笃行不怠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09-23 10:47:59 】 【 来源:平安龙马潭

  “这个案子办得差不多了,但是这个地方我有点把不准……”


  “那咱们去找贾港问问,走走走。”


  “有贾港把关的案子,肯定没问题!”


  他是同事们最信赖的案件“质检员”,也是偶尔让办案民警头疼的“完美主义者”,他叫贾港,是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法制大队的一名法制民警。


  十佳案审能手  案件审查第一名


  “本次全省公安机关法制业务能力大练兵案件审查第一名是——贾港!”当主持人念出贾港的名字,这位年仅26岁的青年民警眼底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刚刚转岗半年就获得如此成就,他的专业与沉稳背后,是一颗时刻学习的心勃勃跳动。


  “竞赛全程3小时,3小时里眼睛在看、脑袋在想、手在写,还有心理压力,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次全程不间断的头脑拉力赛。”法制竞赛绝不容易,对手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贾港只能拼命地去弥补与前辈之间的差距。初到法制大队,“学习”两个字便无形中充斥在他的周围:每个人的办公桌上总摆满了法律书籍和资料,工作中三两个民警常常围在一起互相讨论法律知识,就连朋友圈也满是各种典型判例、司法解释、经验指导等。贾港深受影响,每每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更是常学常新。他不仅成功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类),还在市公安局执法体检行动中积极表现,在九个月的时间里累计审查数百件疑难杂案。“无他,唯手熟耳。”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都是贾港默默付出的汗水。


  作为从派出所一线走入法制大队的民警,贾港主办过不少复杂的行政、刑事案件,经手的400余件案件中从未出过纰漏,更有多起案件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为优秀案件。“贾港懂我们怎么办案的,他给的意见都很有建设性。”贾港在案件审核中总是一丝不苟,对细节问题一挖再挖。与贾港合作的办案民警都很愿意跟他再次合作,心里都实打实地认可他。


  多看一眼,多想一下  多把细节放心上


  法制工作是什么样的?


  “枯燥”“乏味”“故意给民警挑刺”“一群老古板不懂变通”……在办案民警眼中,对手除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偶尔也有些法制大队的“自己人”。


  “港哥,你看这案子都到最后一步了,人赃俱获还有什么说头嘛。”一办案民警来到法制大队,向贾港求助道。“你这个证据链就还差一点点,来我再给你讲一遍……”


  类似这样的对话贾港每天都要重复数次,只为给民警讲清楚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样去修正,一复盘,可能就是两三个小时。


  “我刚入警时,主办的一起案件本已经顺利移送法院审理,但犯罪嫌疑人却当庭翻供。”年轻的贾港当时内心充满不安,但法院在后续审理中认为,贾港他们办案时事实完整、证据充分,经一审二审法院严格审查,确认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最终维持原判。


  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贾港在对案件审核、办理过程中特别注重侦查、批捕、移送审查起诉各环节的检查、监督力度。“多看一眼,多想一下,多把细节放心上,案件才能避免‘回炉重造’。”贾港常常对自己说。


  作为法制队伍里的新生力量,他有着旺盛的精力与鲜活的思想,兼具超越年龄的稳重与谨慎。他能理解办案民警的不易,更知道不能让他们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我守的是红线,是底线,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绝不轻饶任何一个坏人。”贾港所怀揣的,就是这样一份信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省公安厅载誉归来,所有人的目光忽然聚焦在了这个名叫贾港的法制民警身上,他没有骄傲于目前取得的成就,而是打算继续沉淀,为执法规范化建设贡献一份基层力量。


  “案件审核必然常抓不怠,但对办案民警的负担也不能再增加……”谈起这个话题,贾港的眼中似乎闪着光,对于执法质量考评,案件审查标准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他都有些自己独到的想法。执法规范化是必然趋势,贾港顺势而为,依托平台一步步践行着内心的规划。


  如何更好地服务一线民警、有效解决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办理案件和审核案件时都有良师益友指导,享受到了红利,我深知有人指导的重要性。”送教下基层,这是贾港和同事们给出的答案,在省公安厅交流学习,贾港在与前辈们的接触中感受颇深,对于基层执法规范也有了新的理解,“从去年以来,我们已多次送教下基层,针对办案部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避免成为顽瘴痼疾。”贾港和同事们实地考察,现场指导,定期回访,显著降低了部分办案部门由于执法不规范而导致的案件审查不通过的情况。


  今年七月,由贾港负责的“执法须知”栏目开通,栏目贴近实战,收集典型案例;即取即用,便利执法规范。“七月底至今,栏目已收获广泛好评,民警主动要资料,内容将持续完善,分局‘办案百宝箱’愈发实用。”贾港偶尔会收到来自办案民警的短信,内容都是对栏目协助办案的感谢。


  “港哥,上次你说的取证规则是在哪里找的,可以发一份给我不。”


  “要的,我等会儿放在执法须知里,大家都可以看!”


  看着大家主动来要资料,贾港的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与欣慰。


  目送前来请教的办案民警走出大队,贾港拿出一卷新的卷宗,逐字逐句审读起来,他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