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顺起义,埋下火种,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大山坪派出所一代代公安民辅警坚守着“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信念,以创新机制为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竭尽全力守护辖区平安,把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强劲动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动诠释新时代“枫桥精神”。
多元共治聚合力将矛盾化解于基层
近年来,大山坪派出所深耕公安综治一体化实战运行,以“双指挥长”机制为纽带,聚合多元力量,分流警务警情和非警务警情,化解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和大山坪司法所入驻大山坪派出所,并统筹起大山坪街道其他部门形成合力。派出所与综治中心分别设有指挥长,警务警情由派出所主责,非警务警情由综治指挥长派至相关部门,先期处置有效减少警力投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而提升办案效率。双指挥长通过共同研判、联合处置,打破单打独斗格局,让隐患排查快速分流到各个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推动群众“急难愁盼”得到快速解决。
在矛盾化解一线,“老吴调解室”和“大汉工作室”,描绘出基层和谐的图景。
作为民事调解员,老吴擅长结合法律法规与人情道义,专攻邻里纠纷案件的调解,调解成功率达到98%,同时,老吴还会手把手指导群众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终端,输入信息、生成文书等,让服务更加智能、智慧。同步推行的积分制,更是鼓励群众提供线索、排查隐患,激发全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
“大汉工作室”创始人罗勇,作为一名退役老兵,加入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守一线,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办事粗中有细,常以拉家常切入调解,精准把握当事人需求,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罗大汉儿”。依托由退休老党员、公检法税干部等组成的“大山卫士”,罗勇联动社区力量化解了多起棘手纠纷。其中,在小区电梯安装矛盾中,化解采光争议,让邻里重归和睦,将矛盾消融于源头。
校局联动育新局智慧警务守护民生安定
2023年12月,全国首个校局联勤警务综合体——龙透关警务工作站正式投入实战化运行,创新站教融合新机制,构建校警合作新质态,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龙透关警务工作站不仅将服务范围延伸至龙透关社区、南苑社区、康华苑社区、百子图社区,全面负责社区警务、矛盾纠纷调解和巡逻防控工作,还创新运营双导师机制,由四川警察学院教师和大山坪派出所民警共同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为了学生从预备警官到正式人民警察的实践基地。
据了解,龙透关警务工作站以“一站、四队、五赛道”模式运行。“一站”即是龙透关警务工作站;“四队”是由学生、教师、民警组建的维稳处置队、智慧警务队、社区警务队、巡逻防控队;“五赛道”包括社区警校、智慧警务我参与等。其中,社区警校吸纳了全市大部分教育资源、教育基地、师资力量,定期走进社区进行反诈、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防盗、防火、禁毒等宣传,旨在让主防警务进社区,基层治理提质效,把平安送进千家万户。同时,由四川警察学院师生、大山坪派出所民警共同研发的“警眼驻桥行人监测系统”,对桥面异常情况设定等级,进行预警,运用无人机、巡逻民警配合处置。
防范、感知、便民,大山坪派出所构建起多元智慧化体系,通过无人机江边及辖区巡逻,强化动态预警与线下联动;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整合小区进出口监控,加强安全隐患与犯罪线索的排查力度。创新打造的以“VR宣防体验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综合业务窗口”的“坪安会客厅”,通过VR技术提供禁毒、反诈及校园安全主题沉浸式体验,配置户政、车驾管等6类终端,做到全天候服务。
与此同时,践行“躬身为民”理念,大山坪派出所组建起“护考先锋队”,提前摸排辖区行动不便的高考生,主动开展“平安护送工作”,同时为考生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等。
“我们将始终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理念,围绕辖区和谐平安的目标持续发力。”下一步,大山坪派出所将从多维度深化治理实践,推动党员民警带头包片社区,以党建引领凝聚共建共治合力;联合四川警察学院、长航公安等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江边巡查;创新成立家校社联合的“警翼课堂”,建立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及问题追踪机制;重点研发集群众需求收集与内部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派出所移动终端APP,破解数据分散难题以提升管理效率,让服务更精准、治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