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区县动态 >
这场跨越川滇的司法助力:破解身份困局,获赔130余万元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10-20 16:21:50 】 【 来源:古蔺县人民检察院

  近日,一面绣着“司法温情暖人心检察力量护权益”的锦旗,揭开了古蔺县人民检察院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暖心故事。这场跨越川滇两省的司法协作,不仅为这个残疾人家庭拿到130余万元赔偿款,更让一位消失20年的“隐形人”重获身份。


  2024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让残疾人杜某龙一家陷入困境。杜某龙的长子杜某国不幸被车辆撞倒,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


  2025年4月,杜某龙向古蔺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法院审查时发现杜某国的母亲王某无户籍证明,且因其患病多年,无法准确表述个人身份信息,不符合起诉条件,案件办理陷入僵局。


  2025年4月15日,杜某龙到古蔺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民事支持起诉。


  古蔺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支持起诉申请后,迅速组建办案团队。办案检察官深知,破解“身份迷局”是推动案件发展的关键。他们多次深入王某常住地核实其生活轨迹,得知王某20年前来到古蔺,曾提及老家在“鸡足山镇”,其余信息缺失。


  根据有限的线索,办案检察官初步锁定王某的原籍为云南省宾川县。为了尽快确认王某的身份,川滇两地检察机关迅速启动了跨区域协作机制。经过双方的努力,最终确认王某系宾川县人,且因其失踪,原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已于2015年注销了她的户口。


  古蔺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协调王某居住地村委会,为其指定临时监护人陪同王某前往云南省宾川县申请恢复户籍。在两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王某顺利恢复了户籍,并办理了身份证,为下一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赔偿损失提供依据,案件办理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给诉讼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办案检察官引导杜某龙、王某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杜某龙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王某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一结果为后续的赔偿协商奠定了基础。


  2025年9月26日,是一个让杜某龙一家难忘的日子。在检察官和法官的积极协调下,杜某龙一家与肇事方、保险公司坐在了调解桌前。参与调解的检察官和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剖析赔偿金额、责任划分等关键问题,耐心听取各方诉求,积极引导沟通协商,力求找到大家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保险公司支付130.51万元赔偿款,肇事方另外支付赔偿款3万余元。杜某龙含泪说:“这笔钱是救命钱,让我相信法律不会抛弃我们这样的困难家庭。”


  【检察官手记】


  本案中,我们深入挖掘无户籍问题的根源,通过跨区域协作,成功破解诉讼主体身份难题。王某的遭遇不是个例,我们畅通“无户人员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就是要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