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区县动态 >
古树下,乡音俚语唤回久违亲情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10-30 16:37:19 】 【 来源:叙永法院

  没有高堂明镜的肃穆,取而代之的是古树苍翠的庄严,一张审判席,几张方凳构成了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10月23日,一起赡养纠纷在社区的古树下开庭审理。


  原告曾大爷年近九旬,因子女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存在分歧,导致曾大爷晚年生活未能得到有效保障。无奈之下,曾大爷将子女诉至法院,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承办法官决定将审判庭搬到社区进行巡回审判。


  面对老人与子女之间的隔阂,承办法官从血脉亲情入手,耐心倾听双方的心声,细致梳理矛盾的症结。一方面,明确告知被告赡养父母是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同时动之以情,用乡音俚语唤起其儿时父母的养育之恩。最终,在老父亲的宽容体谅下,在法官的沟通引导下,双方就老人以后的赡养问题达成调解,曾大爷在儿子的搀扶下满意离开。


  庭审的余音还未散去,一场古树下的“家庭文化课堂”随即开始。法官走到群众中间,结合刚刚的案例,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围坐的村民们讲解了《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关于赡养的规定。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这棵古树下开庭,正是想到了那句古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棵古树,它想静止,但风却不停地吹动它,正如我们做子女的,想要孝养双亲时,父母却可能已经等不及了。我们今天审理的案件,就是一个‘风已起’的警示,希望为人子女的我们要在‘亲犹在’时珍惜父母亲情,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古老的谚语与现实的案例相结合,冰冷的法条在此刻充满了柔情与温暖。村民们凝神静听,不时点头,一场生动的普法教育浸润了在场每个人的心田——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底线。而司法,不仅是惩恶扬善的利剑,更是守护亲情和家庭的坚实盾牌。


  九九重阳,法润人心,古树见证了法官用乡音俚语唤回子女对曾大爷的亲情,也见证了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万家灯火,托起老人幸福“夕阳红”。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