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泸州市检察机关第五季“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在市检察院举行。活动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资深媒体人、市检察院有关领导担任评委。
来自市县两级检察院的9名检察干警,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主题,现场讲述自己及团队的办案故事。
古蔺县检察院陈莉莎:《119个农民工与千亩甜橙》
119个小案,1700亩土地——一头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一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是法与情的同频共振,治与兴的携手共生,更是检察人躬身阡陌、以案为笔,在田间地头写下的法治注脚——小案不小,微光成炬;初心如磐,山河作答!
合江县检察院梁小琼:《一份特殊的疗愈档案》
合上档案时,指尖还留着余温。我突然明白,我们办的哪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啊。那纸“生命通行证”,是法律赋予的“护航船”;司法救助织的网,是国家伸出的手;心理干预的每一针,是用专业和爱缝补她的心;而那些小心翼翼的隐私保护,是想帮她擦掉黑夜的伤痕。
纳溪区检察院李红儒:《守护特困残疾老人权益:检察温情点亮希望之光》
回望此案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检察官一次次俯身倾听、奔波调解的身影。当检察官以“如我在诉”的同理心走进田间地头,当“支持起诉”转化为“守护安居”,司法的意义,让每一位弱势群体都能在公平正义的屋檐下安身、安心,既是司法的意义,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叙永县检察院余源玲:《46颗药丸背后的检察担当》
法律不仅是惩罚的工具,更是教育的手段。如果机械地一诉了之,对他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会不会远大于他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
江阳区检察院陈瑜君:《“检护民生”:从一支“蹊跷”的芦荟胶说起》
办理好每一起“小案”背后的“大民生”,不仅要求检察干警拨开重重迷雾准确定性,更是要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武器与衣食住行的安心守护,为商家构筑司法防线和诚信经营的价值灯塔。
泸州市检察院王峰:《维权的桥梁》
泸州市院在全国率先探索与全国12个市级检察院建立跨区域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实现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全流程协作,并在北京、山东等13地农民工党委设立支持起诉联络站,搭建起一座座协作的桥梁,让老百姓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酒城的温暖和法律保障。
合江县检察院张云:《一样又不一样的开学日》
检察官的办案故事,从来不是孤勇者的传奇,而是一群人用初心守护初心的历程。当府检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当军地协作架起连心桥梁,当川渝携手跨越地域界限,司法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变成了热乎乎的民生温度。
泸县检察院龙翔:《尽心调解,还六旬老人一个家》
一纸判决难以融化九年坚冰,但司法的温度或许可以。这栋改造的房屋,不仅给了涂阿姨一个“特殊”的家,更让检察为民的初心有了最温暖的落脚点。法律或许冷硬,可人间的事,我们总得留条热乎缝儿。
龙马潭区检察院陈林杰:《以检察力量守护新业态活力》
为了杜绝平台大规模拖欠司机服务费用的现象再次发生,龙马潭区院组织区交通局、泸州市道路运输协会、涉案公司代表召开座谈会并达成共识,通过三项核心举措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评委们根据各位选手的宣讲内容、表达形式、呈现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分,嘉宾评委根据选手表现逐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