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市域治理 >
古蔺县东新镇:多措并举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08-11 17:39:51 】 【 来源:泸州新闻网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段时间,古蔺县东新镇坚持“防早防小、群防群治”工作思路,通过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全覆盖宣传教育、优化转移安置等措施,全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下好防治“先手棋”。东新镇多次研究部署地灾防治工作,将隐患排查、抢险救援、物资保障、转移安置等关键责任细化到人。汛期前,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卫生院、供电所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3次,确保全镇上下绷紧防汛“思想弦”。日常工作中落实“正常巡查+重点盯防”双轨模式,实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动态管控。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巡查26次,新增地灾点2处、风险点2处,优化避险路线9条,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


  培育群防群治格局,凝聚全民“向心力”。东新镇通过广播、微信群、川善治等多种渠道,及时向村民发布雨情消息和汛情应急科普知识,讲解汛期安全注意事项。每个村(社区)和地质灾害点村民小组分别召开群众会,围绕防灾避灾、紧急撤离、自救互救、极端天气防范等内容开展全覆盖宣传教育。全面发动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和监测员等100余人,邀请专家组等对切坡建房、临坡临崖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威胁区群众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讲解防灾知识。目前,已累计发送雨情提示27条,组织召开群众会24次,参与防汛防灾知识培训400余人次。


  针对汛期群众应急避险问题,东新镇采取集中安置为主、投亲靠友为辅的“小分散+大集中”转移安置模式。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一对一”转移避险措施,在集中安置点构建24小时值守机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服务。针对有困难的群众,开展逐户敲门行动,提供安全转移“直通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合预警预报和巡查排查结果,今年以来累计转移群众200余人次。


  (杨茂华)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