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推行“分类施教+全域联动”模式,有机融合执法规范、基层宣教、重点防控、防消联勤四大专项培训,通过“定制化课程+沉浸式体验+实战化演练+实地指导”的闭环培训体系,对全县23个乡镇(街道)、230余家重点单位开展全覆盖培训,累计培训5000人次,通过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守护群众平安。
靶向授课:为执法群体装上“执法导航”
今年以来,针对部门联动执法与基层监管的实际需求,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精准聚焦应急、住建、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工作人员及派出所民警等执法群体,推出“菜单式”培训服务;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要点解析“多部门联合执法清单”,运用“案例复盘”详解商铺违规住人、小区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常见问题的法律适用与整改流程,明确“谁来管、怎么管”,让执法者既懂法规又会监管,确保执法有依据、监管有方向,全面提升基层执法的专业性与精准度。
乡音宣讲:让基层群众响起“安全强音”
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紧扣农村实际,以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传递安全知识,让安全意识真正扎根基层。针对农村老人多、防火意识薄弱的特点,大队统筹部署成立10个专项培训分队,同步推进集中培训、村(社区)分片区教学。
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用方言讲解安全知识,结合柴草堆垛起火、祭祖用火不慎等身边案例,把“三清三关”等专业要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乡话,通过组织灭火器使用培训,让村民、乡镇干部、网格员等基层群众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场景解锁:给重点场所配上“安全密码”
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场景化实战训练筑牢应急防线,针对超市、酒店、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创新“消防应急盲盒”演练,随机设置电气线路短路等场景,并同步融入消防控制室值守等硬性要求,让职责内化为肌肉记忆;对仓储物流、在建工地等高危单位,构建“法规解读+事故复盘+工具解锁”体系,结合案例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点,结合真实救援案例剖析违规操作的致命隐患,通过灭火器灭火、消防水带快速连接等沉浸式实操演练,让工作人员“懂法规、会操作、能应急”。
敲门响铃:为防消联勤筑牢“安全防线”
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立足县域实际,主动构建“1+4+N”消防力量体系,推动隐患排查、灭火救援、宣传科普三大主责主业同频共振,创新形成一体化敲门响铃防灭火工作机制。以“防消联勤”为核心,打破传统“防火”与“灭火”的壁垒,消防员不仅承担灭火救援核心任务,更主动下沉社区、走进企业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将火灾隐患排查与灭火预案制定同步推进,实现工作覆盖范围从县城核心区向农村偏远区域全面延伸。
同时,古蔺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现场教学+实操演练”双轨模式,针对消防安全检查要点、突出风险隐患整改方法开展现场示范讲解,介绍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的规范使用流程;并以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大众普及火灾预防、初期火情处置、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有效激活基层消防治理效能,为筑牢城乡消防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