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法院:一根“沙棍棒”,一段母女情
近日,古蔺县法院二郎法庭审理了一起因收养形成拟制母女关系的赡养纠纷。
据了解,被告李某某出生不久,就由原告张某某收养并抚养至成年。后被告李某某外嫁、并外出务工。原被告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嫌隙。原告张某某因年老体衰、生活困难,需子女赡养。双方对此协商未果,张某某遂诉至法院,请求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古蔺县法院二郎法庭受理案件后,及时联系原被告双方,以“背靠背”方式,多次通过电话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充分掌握案件矛盾争议焦点。承办法官还分别与双方进行耐心沟通,疏导心结,释法明理,着力开展庭前调解,尽心尽力修复母女情谊。
在调解过程中,张某某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拿出一根“沙棍棒”(又称擂棒),讲述其收养李某某的经历。张某某将李某某刚抱回家时,家中经济条件差,但从未想过放弃抚养李某某,而是省吃俭用,最终将其抚养成人。在李某某年幼时,因为条件有限,张某某只能用“沙棍棒”将米碾碎喂李某某。承办法官见到此情此景,不禁为之动容。听到此处,被告李某某也是眼含热泪。
承办法官再次从双方的收养之情、被告李某某也养育子女的切身感受出发,提醒双方相互体谅为人子女的现实困难,理解母亲的客观处境,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唤回双方母女之情。然后,再回归到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
最终,顺利地使案涉纠纷,得以调解结案。
(诸琳)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