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出行,已成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当行程规划已经确定,突然收到电话称“你的航班已取消,只能给你理赔”这样的信息,信还是不信呢?近日,就有市民轻信“航班停飞,航空公司将给予赔付”的电话,最终损失4万多元。
警方提醒,购买或退、改签机票应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机票代售点等正规途径办理,警惕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转账的不要相信,一定是诈骗。
轻信“误机”赔付被骗
9月12日中午,家住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的于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客服,说航班停飞了,问其是否需要申请赔付金。
因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预定航班信息也正好相符,所以于女士稍作考虑就相信了。之后,对方说了一个会议号,让于女士先下载一个会议APP,并听从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经过一番操作,“客服”称已经为于女士办理了补偿手续,但为了验证账号,需要她支付两笔订单。当完成两次转账支付46804元后,对方仍要求继续操作。此时,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赶紧打电话询问对方,但对方的电话已打不通。于女士随即到南城街道滨江社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报了警。
解析“误机”诈骗套路
针对于女士的遭遇,江阳区南城街道工作人员对这种套路进行了解析。于女士在预订机票将要出发前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或一个电话,内容大致是因为天气或机械故障等原因航班取消,如需办理退票或改签请致电客服,或按相关要求下载APP进行操作。因为对方所提及的姓名、航班号及日期等信息均与订票信息一致,对方随便几句话,于女士便信以为真,放下戒心与对方进一步交流。
当于女士与“客服”继续联系后,对方会告知航班因故取消,需要进行退票、改签或赔付操作。这时,“客服”人员又会告知进行改签或赔付需要转到“人工客服”或到APP上进行操作。于女士因为急于把机票钱和赔付资金拿到手,便按照“客服”要求的流程进行操作。
转到“人工客服”或APP后,“人工客服”就“指导”于女士验证账号,在支付宝或微信钱包进行转账操作。当于女士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时,不法分子已在洗劫受害人的银行卡了。
“误机”信息需经官方确认
针对这种关于“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的诈骗短信并不鲜见。厦门航空泸州负责人张广正表示,市民在收到航班延误信息时,需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站点确认。
张广正说,机票退改签诈骗案件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乘客都会收到含有真实个人信息及航班信息的航班取消短信。当收到类似短信时,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所提示的陌生号码。
根据航空公司规定,因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或取消时,办理退改签是免费的,不需要交手续费。如果短信或者电话中要求收取手续费,则极有可能是诈骗,应立即拒绝要求和停止沟通。需按要求赔付的都是现场处理,不会电话通知或者发链接操作。遇到转账要求应马上拒绝,切勿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等信息。
(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