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市域治理 >
【满天星·普法小讲堂】劳动者必看的维权指南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5-05-09 11:06:15 】 【 来源:法润云溪

  在现代社会的职场中,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它关乎着我们每一个打工人的切身利益,从工资待遇到工作环境,从休息休假到劳动保护,无一不受其制约和保障。了解劳动法,不仅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促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那么,究竟什么是劳动法,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普法小课堂,深入了解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它从多个方面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障,是劳动者在职场中的坚实后盾。


  哪种情况能使用劳动法?


  劳动报酬问题:


  当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工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或者加班工资计算不合理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维护自己获取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时间过长,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且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不允许劳动者享受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劳动者有权依据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改正,并获得相应的补偿。


  劳动合同签订与解除: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外,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无正当理由辞退员工时,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等。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若用人单位未能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导致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或存在潜在的健康威胁,劳动者可依据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申请条件?


  当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即可准备相关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起申请。申请时需要明确自己的诉求,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并提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


  经典案例


  案例一


  李某被某服务公司招用并派遣至某传媒公司工作,双方约定每天工作11小时,每月最低保底工时286小时。李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超时加班,且未得到足够的休息。某日,李某在连续长时间工作后晕倒在单位卫生间,经抢救无效死亡,后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本案中,李某的超时加班与工伤之间存在直接关联。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导致李某身体健康受损并最终死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需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案例二


  张某于2020年6月入职某快递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及工作时间。快递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两个月后,张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快递公司则以张某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张某申请仲裁后,仲裁委员会裁决快递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此案例强调了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否则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无效。劳动者有权拒绝违法超时加班安排,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


  劳动法是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神,它为我们的职场生活保驾护航。作为劳动者,我们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了解并善于运用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公平的劳动环境。希望通过今天的普法小课堂,大家对劳动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