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叙永频道 > 他山之石 >
偏远山村重大矛盾纠纷如何调解?这个“大脚板”调解专家团走出一条新路
www.luzhoupeace.gov.cn 】 【 2023-07-21 15:01:13 】 【 来源:新法治报

  偏远山村重大矛盾纠纷难调解,“大脚板”调解专家团驱车一个多小时现场化解;兄弟多人因产权纠纷大打出手,“大脚板”专职调解员巧用客家“家训”解纷争;圩镇改造矛盾纠纷千头万绪,镇、村调解员用“大脚板”走遍千家万户在一线化解。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客家传统文化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坚持“源头预防、一线排查、现场调解、多元融合”工作理念,践行“大脚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让基层干部和调解员用“大脚板”走进村落社区每个角落,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千家万户,探索出一条接地气、见实效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实现“纠纷化解在萌芽,矛盾解决在基层”的目标。打造出以“智尧释法调解坊”“朱建华调解室”“老戴调解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12个,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曾文平、“省级人民调解专家”吴智尧等调解专家,以及一批省、市优秀调解组织,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3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60余起,成功化解2525起,化解率达98.6%。2022年,赣县区公众安全感综合排名全省第十二、全市一类县第一,其中公众安全感单项列全省第一。


  家训立事促预防 “祠堂议事”利疏导


  针对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中运用“德治教化”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赣州市赣县区将客家传统文化贯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链条,将家训元素融入村规民约和具体的调解工作当中,通过“祠堂议事、祠堂评理、祠堂说法”,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感化教育和疏导作用。


  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白鹭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属于客家人的聚居地,村内有一定规模的祠宇堂屋61座。白鹭乡在白鹭古村兴复堂内设立议事厅,立家规、学家训,展示了白鹭乡历代先贤树立的传世好家风、好家训,深入传承优良家风,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通过引导村民学家训、守家训,让客家和平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调解中组织当事人重温家训和文化,引导当事人以和为贵,合理合法地处理矛盾纠纷。


  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清溪村地处偏远,人口多、分布广,宗祠姓氏林立,村内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是工作难点。南塘镇结合清溪村祠堂众多的特点,在清溪村重点充分发挥祠堂作用,成立祠堂议事理事会和宗祠说法普法队,开展“祠堂议事、祠堂评理、祠堂说法”,把村务家事摆到祠堂里,为群众答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纠纷,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减少矛盾,让百姓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信息融合强统筹 多元联动提效能


  赣州市赣县区充分发挥乡镇政法委员统筹协调作用,在各乡镇(城市社区)均建立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制度,由乡镇综治中心牵头,乡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各村治保主任共同参与,实现重要信息共享共通,强化综治平台矛盾纠纷综合分析研判功能。通过健全完善诉调、检调、警调、访调、专调组团式联动对接机制,全面强化乡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能力。


  “法庭+调解室”。以乡镇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如赣州市赣县区人民法院江口法庭审理的民商事案件,由江口法庭统一委托朱建华调解工作室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进入法院审理程序。非诉中心的建立,丰富和发展法院诉调对接工作,节约司法资源和诉讼成本。


  访调诉“一体化”多元化解。律师事务所进驻区信访局参与访前调解,11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进驻区法院参与诉前调解,合力攻坚化解矛盾纠纷。建立“法院+总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模式,会同住建、人社等单位开展工作联动,做好诉前疏导工作。


  调解队伍全覆盖 健全机制强保障


  针对人民调解队伍人员激励保障、考核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赣州市赣县区通过成立人民调解协会、制定完善考核奖励制度等措施,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保障,确保“大脚板”调解品牌可持续发展。


  建强“大脚板”调解队伍。采取“内生情理+外供法理”的调解人员配置模式,构建法治化与生活化的调解体系。“内生情理”指挑选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心理服务专长的“五老人员”和志愿者,打通群众情感堵点,寻找双方调解的情理空间;“外供法理”指聘用具有法律专业人员,做到调解工作的专业化,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开展调解。目前,赣州市赣县区共有各类调解组织336个、专兼职调解员1836人,其中:区级人民调解专家25名、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38名,确保每个乡镇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人、村(社区)专职调解员不少于1人。


  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完善专职调解员管理办法、季度考核办法,规范调解员考核管理。同时,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目前评定三级人民调解员17名、四级人民调解员43名;制定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实施办法,对调解成功的给予50元~1000元的案件奖补;2018年以来每年评选区级“十佳优秀调解员”,有效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走访排查常态化 一线调处防风险


  针对部分镇村干部习惯等矛盾纠纷上门再解决等问题,赣州市赣县区创新“1+1+2”矛盾纠纷排查研判、“五个二”矛盾调处制度等,督促引导干部、调解员主动开展群众走访,主动下沉开展问题排查,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创新“1+1+2”矛盾纠纷排查研判机制。每日村干部(调解员)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摸排;每周召开治保主任例会(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常态化开展辖区矛盾纠纷风险综合研判,实现重要信息共享共通,分流处理不同级别矛盾;每半个月召开乡(镇)党委会,集中研判处置重大矛盾纠纷。矛盾纠纷摸排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上”通过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汇集“大脚板”矛盾纠纷排查线索;“线下”发挥网格员和驻村民(辅)警作用,延伸“大脚板”触角。


  创新“五个二”矛盾调处制度。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为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积极倡导“一线调解”“多元调解”,明确每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包组村干部、村副主任、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驻村领导必须分别牵头调处2次以上,仍未调解成功的,再组织联合调解、小组调解。同时,为调解员配备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督促干部深入现场,确保规范履职有“迹”可查。


  (张垒 刘尊爱)


编辑:刘瑶
中国共产党泸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